方勝[陝西書法家協會原副秘書長]

方勝[陝西書法家協會原副秘書長]

方勝,字敬吉,男,漢族,山西五台人,1941年7月生於四川成都。自細酷愛金石書畫,從張寒杉、葉訪樵學習書畫,又隨陳澤秦、黃永年研習篆刻。書法以篆隸見長,運筆穩健遒勁,格調謹嚴古雅。

基本信息

簡介

當代書畫篆刻名家方勝先生 當代書畫篆刻名家方勝先生

方勝,字敬吉,男,漢族,山西五台人,1941年7月生於四川成都。自細酷愛金石書畫,從張寒杉、葉訪樵學習書畫,又隨陳澤秦、黃永年研習篆刻。書法以篆隸見長,運筆穩健遒勁,格調謹嚴古雅。篆刻帽深得卜辭銘文、戰國古璽之樸拙,摻以秦漢印章,魏晉雕造之風韻。作品入先全國第一、二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一、二屆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覽,鄭州“國際書法展”,開封“國際臨書大展”,自貢“鞏龍燈會國際書法展”等,被收入多種書法篆刻作品集,為青海省博物館、許昌博物館、武漢屈原紀念館、黃河碑林、開封瀚園碑林、密山市北大荒碑林、翠華山摩崖石刻等收藏或碑刻。編輯出版《于右任先生五言對聯集錦》兩輯、《張寒杉草書千字文》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書法家協會原副秘書長,陝西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終南印社歷任副社長兼秘書長,現為印社顧問,北京龍泉今子書畫院副院長,長安書畫院名譽院長等。  

人物經歷

為首任澳門特首何厚鏵先生制印 為首任澳門特首何厚鏵先生制印

方勝,字(敬吉),祖籍山西五台縣,生於四川成都,長於古都長安。他的家庭稱得上書香門第。其父方融,曾任二戰區司令長官部中校秘書;母親徐秋蓮,是通情達理的賢惠女子;繼母趙子范,則是晚清一名舉人家的長女,知書識字,乃大家閨秀。他的伯父方聞,歷任山西公報館館長,是有名的才子。按理說,生在這樣的家庭,理應是富貴而幸福的。然而造化弄人,方勝三歲時喪母,七歲時喪姐,九歲的時候,父親也去世了,全家六個從4歲到13歲的孩子,全靠繼母做縫紉的微薄收入養活。方勝很小的時候便領略到生活的艱難,培養出一種能吃苦有韌勁的性格。

小時候埋下的藝術種子也是很重要的,等方勝不得不在國中畢業就進入工廠勞動的時候,他常常“折枝畫地,拾屑戲刻”,一有機會便進入自己的藝術天地。

1957年,方勝16歲,開始正式學畫。西安美協經常辦各種書畫培訓班,方勝每班必上,課後則刻苦專研,長進很快。1962年創作的工筆人物畫《修理工在農村》,參加了陝西省美展,還被北京、西安的三家報刊選登,這對方勝是很好的激勵。他更加如醉如痴地埋頭於藝術世界,渾不管外面的紛繁干擾。他正式拜著名書畫家張寒杉為師,其雜實穩健、慧根內斂、敢於創新的作風深得張師喜歡,張寒杉特書贈“大無畏齋”以示鼓勵。此後,方勝轉益多師,向葉訪樵學習書畫,隨黃永年研習篆刻,又得浙江韓登安、方介堪諸先生指導,精益求精,向書法、繪畫、篆刻多方面發展。即便在“文革”那樣特殊的年代,方勝的藝術追求從沒有任何鬆懈。因此,當1985年方勝到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進修中國畫時,輔導老師稱:“你這樣的水平,其實不用到這兒進修了。”但方勝不以此為滿足,他抓住在京學習的好機會,虛心向張仃、葉淺予等老師請教,與更多的藝術名家探討,仔細琢磨,繼續苦練,終成為書畫印三者兼善的藝術家。

篆刻家方勝先生治印照片 篆刻家方勝先生治印照片

1988年9月,日本國幽墨社邀請方勝赴日講學並舉辦“方勝書畫篆刻展”。趙朴初老先生看過方勝的作品後,非常賞識,欣然為展覽題詞,並用四尺灑金宣紙題寫了唐代大書家孫過庭《書譜》中一段文字相贈:

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

落款是:“方勝先生赴日書畫篆刻展紀念,戊辰之秋趙朴初時年八十有一。”

這也是趙朴老對方勝藝術作品的評價,認為其作品風格多樣,神韻俱佳,臻於上品。

方勝先生花鳥畫作品 方勝先生花鳥畫作品

方勝的作品亦深受日本書畫界的青睞,書展非常成功。

後來,方勝為趙朴老刻了兩方印章,淡雅古樸,能與趙朴老的書法作品融通一體,故而深受喜愛。

方勝在書畫界的名聲越來越響,而他質樸厚道的仁者風範一點沒變,其勤學不輟更令人欽佩。據不完全統計,單是他所刻的印章即達1萬枚以上。

他一方面在畫室勤奮創作,另一方面行萬里路,向廣闊的大自然學習,對著天地寫生。於是,壯美的三峽風景、富饒的那那提草原、神奇的哈納斯湖、古老的新疆石頭城……無數美麗的景物都到了方勝的筆下,並得到精神的提煉與升華,顯得更具神韻。例如,在看他的畫之前,我總認為駱駝是在沙漠上行走的。但看了他創作的《賓士在巴音布魯克草原》之後,才真正領略了“足底生風”的駱駝是如何在草原上生機昂然地生活著,真正感受到自然和生命的神奇。

與其他書畫家相比,方勝常以書畫印互相配合、互借技法、互相融通而見長。其書法以篆隸見長,並從甲骨文、六國文字等筆法中提取精髓,故而古樸渾厚,巧趣天成;其篆刻得力於戰國古璽,秦漢印章,會而融通自成一格,朱文印多方圓雋逸,白文印多厚實渾穆,不時還有奇趣之印,顯出印章所承載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渾厚感,實有“萬古風颼颼”之妙。

方勝的齋號是“梅潔書屋”,他對自己所畫的梅花具有很強的自信心。這是因為他別具匠心地將篆刻藝術引入畫梅當中,以篆隸用筆“寫枝”、“點瓣”,將“畫”梅變成“寫”梅,形成獨特的風格。在我看來,方勝之所以能畫好梅,或許更與他的品味相關,他在內心深處喜歡著梅花的清雅與飄逸,深深喜愛著“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哲理。

苦難與勤奮孕育著奇美的人生與藝術。

方勝先生人物系列——蘭陵美酒 方勝先生人物系列——蘭陵美酒

方勝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他和他的作品來到我的眼前,讓我不由地想起宋代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的名言:“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無論在人生之旅還是在藝術之路上,方勝都是一位有志氣、有能力,勤於下功夫,敢於登高峰、探險遠、求非常之觀的不懈追求者。他已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還將收穫更為豐碩的成果。

——張建安撰文

人物故事

耐得寂寞是此枝——記當代書畫篆刻名家方勝

篆刻作品 篆刻作品

禁不住命筆為質樸厚道、幾近木訥的方勝寫點文字,倒不全然緣於他是現今馳騁於書畫印三域且有建樹的國家一級美術師,更感佩的是他對民族傳統書畫篆刻藝術的執著守望。

命運之神並沒有偏愛方勝,卻鞭策他走上一條漫長的藝術人生之路。父母早逝、家道中落迫使剛國中畢業的他進工廠當車工。依著家學淵源帶給他的藝術稟賦,開始了奏刀刻石的艱難跋涉。堅守“流始於源”的理念,他不捨晝夜地臨習歷代碑帖,虔敬拜訪近現代金石大家,浸淫方寸,鍥而不捨。積五十年刻印逾萬的勞作,終成既得古璽漢印“古樸渾穆”真諦,又有方圓雋爽的獨特印風。《神州處處訪梅花》《虎奔》《中日友好萬古長青》等力作,無不彰顯著典雅、大氣、厚重的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面對當前誇張變形、立異求怪的流行印風,“印痴”方勝一本“萬水不許一溪奔”的職志,依然徜徉在整飭、穩健、朴茂的境界裡。

篆隸的造詣奠定了方勝“以書入印”的堅實基礎,長期伏案治印的苦功則促其書法走向老辣。他的書法作品筆鋒遒勁妍美,頗具“金石味”,擅長的篆書結體方整,飽含隸意。有的專家評說,方勝的書畫作品很純正,一入眼就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嫡傳,是兀兀窮年的真功夫熬煎淬鍊出來的。為業內稱道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壽同山嶽永,福共海天長”“雲連海氣琴書潤,風帶潮聲枕簟涼”等精品均雄強中透秀逸、工穩中顯灑脫。近十餘年來,他的書作更淡去臨摹的痕跡、融入個人的藝術領悟和審美追求,形成氣勢而又意態生動的新風格。

早在1962年,方勝即以第一幅工筆人物畫《修理工在農村》入選陝西省美展。而由博而約、清峻圓勁畫風的凸現則在他44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轉益多師和“行萬里路”之後。“但求真率不求工”,或可撮其畫風的精要。精於筆墨安排但更重於對人和自然的觀察思考,突顯有根底、有意蘊的古意,也盡情抒寫發自心靈深處的感受,提升了作品的魅力和張力。運用傳統點線造型功力展示古渡禹門雄奇、恢宏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借鑑西洋水彩畫手法描繪開都河畔明麗祥和的《草原鶴舞》,都屬寓意深遠、氣韻各異的精品。取齋號為“梅潔書屋”的方勝,對寫梅情有獨鍾。在師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居然別立機杼以篆隸用筆“寫枝”“點瓣”,真箇地將“畫”梅變成“寫”梅。他說:“師古不泥古,守望不守歸。守望也有等待盼望的釋義。”他潛心淡寫梅的清雅和飄逸。

人物評價

方勝先生書法作品 方勝先生書法作品

方勝的守望,源於他對祖國的深情至愛,在其書畫印里,洋溢著熾烈的愛國情愫。就像趙朴初先生說的:“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星辰之列河漢。”

——張虎生(人民日報原副總編)

天道酬勤萬古風——記方勝先生及其作品

有幸與著名書畫篆刻家方勝結交,觀其人,賞其文,常令人感慨不已。“天道酬勤”這句老話,用在方勝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天下聰明之人何止千千萬,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也不可勝數。只有那些有靈氣,又不斷探索,孜孜以求,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人,才能真正得大道,成大才。方勝無疑就是這樣的人。

書畫界前輩、道友、贈詩選輯

中國書協會員、陝西書協原副主席、陝西文史研究館館員 宮葆誠題詩:

丹青有妙筆,篆刻有神功。今作東瀛展,遙看隔岸紅。

陝西書協原副主席、陝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陳少默題詩:

不二法門妙悟中,但求真率不求工。友情藝事多珍獲,廣結墨緣大海東。

中國書協原理事、陝西檢察院原院長 張越題詩:

長安九月理行裝,遠涉東瀛播墨香。澹泊半生耕筆硯,丹青與爾共芬芳。

詩人王騰芳 賀方勝赴日展歸來而作:

君子三絕國之光,遠渡東瀛展扶桑。載譽光榮歸國日,書畫印壇續新章。

方勝先生書法對聯 方勝先生書法對聯

原陝西日報文藝部主任、陝西老年書畫學會理事長 葉濃:

治印名聲早遠揚,書法篆隸尤專長。翎毛花卉兼山水,翰墨丹青諸藝強。

天津著名詩人劉克皋:

觀方勝金筆寫經之一

芥子須彌盡瞭然,潛心雕鏤續真傳。

粉繁萬僂金絲細,已見空靈筆下禪。

觀方勝金筆寫經之二

銀溝鐵畫煥金光,一片氤氳翰墨香。

漫列奇珍成大雅,風聲欲邁十三行。

著名書畫篆刻家楊續本觀方勝兄泥金篆書寫經有感:

契籒峋嶙藝道長,清涼鏤泐檢書章。

操觚鉅制泥金展,並史藏經鐵線颺。

陝西師大教授 博士生導師 唐史研究所所長 黃永年

為方勝早年(1978年)印譜題詩:

風骨悲盦久寂寥,黟山妙跡亦零凋。

重光淛皖吾儕事,勿羨宮中有細腰。

原西安七中初五七級三班老同學任興中作於2007年5月13日

《清平樂 歌方勝》

幼逢突變,

早負生活擔。

意在書畫常自勉,

遍訪名師修煉。

弱冠技藝初名,

不惑巡展東瀛。

方勝先生為徐向前元帥制印 方勝先生為徐向前元帥制印

再幾年評書界,

仰觀最亮明星。

回鄉匯報展 自題

2011年5月19日 自駕愛車凌志赴太原,西安舉辦個展

飛揚凌志奔秦晉,老驥雄心又奮蹄。

藝海揚帆新世紀,縱橫揮灑吐虹霓。

北京海內與海外雜誌主編王學信 贈方勝詩一首

月印千江且放歌, 淸光無盡淸娑婆。

還將腕底功德水, 化作雙林萬頃波。

山西省文聯原副主席, 山西省老年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詩人.書法家,王東滿作

收讀即興贈詩一首

神遊方寸刀功綺, 鐵畫銀鉤騰紫霓,

篆隸窮追秦漢韻, 金石盡囊朱白奇。

台山佛地孕才俊, 京華煙霞捧日躋,

方勝先生篆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方勝先生篆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欣賞先生大手筆, 妄求一印或可期。

書畫作品

篆刻作品 篆刻作品
書畫作品 書畫作品
方勝先生書畫篆刻作品選 方勝先生書畫篆刻作品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